
【Now.com】獨立恐怖遊戲《冒險家阿曼達》(Amanda the Adventurer) 終於迎來系列最終章,作為一隻創作比賽參賽作品延伸出來的遊戲,DreadXP透過3部遊戲作品創作出3部曲的遊戲。最近《冒險家阿曼達3》終於在Steam上推出,筆者當然急不及待遊玩該遊戲,雖然遊戲性比起第二集有改善,解謎的難度也相對降低,但劇情就令人有虎頭蛇尾的感覺,出現許多人物關係和設定上的矛盾,令玩家遊玩遊戲過後,反而有更多疑問。
《冒險家阿曼達3》的劇情緊接第二集,主角Riley透過暗門逃出Kate姨姨工作的圖書館,進入到下水道。下水道通往Hameln公司的總部,但內部卻空無一人,Riley觀看錄影帶的時候,發現以Amanda姿態出現,實際為Rebecca Colton的靈魂開始記起往事,期間小羊Wooly不斷阻止Amanda回想起Rebecca的事。在Riley的探索下,成功將被Hameln囚禁的Rebecca釋放。在真結局當中,Rebecca破壞Amanda的錄影帶,正式切斷她和Amanda惡魔怪物的連結,和Riley一同逃出Hameln公司。
推翻前作設定—虎頭蛇尾的劇情
系列首兩集的遊戲交代了《Amanda the Adventurer》其實是邪惡公司Hameln的拐帶兒童的幌子,透過動畫中的角色與觀看動畫的小孩互動,誘導小童走入動畫的世界,從而令這些兒童的靈魂被困於遊戲當中。而角色Amanda,其實就是小女孩Rebecca的化身,Rebecca就似乎與某隻惡魔有著一些連結,當Amanda角色情緒失控的時候,擁有Amanda形象的怪物亦會暴走。
而小羊Wooly的角色就像是Amanda的守護者,負責安撫Amanda的情緒,在第一集的劇情中,Wooly更會與扮演Riley的玩家說話,但後來就被Amanda傷害,玩家們一度懷疑Wooly其實就是Rebecca的養父Sam Colton的化身。在前作的隱藏劇情和遊戲的預告片當中,我們可以看到Wooly疑似被遊戲的營運方挾持和囚禁,才會在Amanda身邊做她的跟班,而且任由Amanda傷害。
雖然到了第二集,我們得知原來除了Amanda怪物,還有一隻更強大的Wooly怪物被召喚,但Wooly的靈魂和代表的人物一直也不是邪惡。但不知道為什麼到了第三集,Wooly的角色突然變得邪惡,向Amanda大發脾氣表示沒有人在乎他的感受,繼而暴走召喚出Wooly怪物,還警告Riley不要再插手嘗試改變任何事。
到遊戲結束的一刻,我們大概可以推敲出Wooly是一個Hameln的員工Marcus,被騙加入「牧羊人計畫」,成為Wooly怪物的載體,但筆者找畢所有遊戲中的文件,都不知道為什麼Wooly會突然間變得邪惡,角色的行動動機是什麼,為什麼會阻止Riley拯救Rebecca。
對作品非常重要的角色Sam Colton,他的遭遇也只是被一盒隱藏錄影帶,簡單拍到他被Amanda怪物殺死,草草就帶過。遊戲中亦沒有從Amanda或Rebecca的角度回憶相關的事件。
而Hameln為什麼要拐帶小朋友,這些惡魔召喚的實驗究竟對公司有什麼好處,遊戲到最後也沒有解釋。Hameln這個名字取自德國的同名城市,於13世紀的時候曾經出現過連環兒童失蹤的事件,事後更出現了花衣魔笛手的民間故事,講述魔笛手用吹笛的方法催眠拐走鎮上的兒童。以這個名字作為公司名,筆者相信遊戲創作人一開始的構想是Hameln公司的成立就是要拐帶兒童,但劇情就沒有解釋究竟拐帶後的兒童去了哪兒、為什麼只有Amanda存活以及為什麼Hameln要用這麼複雜的方法大費周章去拐帶兒童。這種「挖坑不填坑」的敘事方法令玩家在遊玩過後留下不少疑問。
遊戲性依舊十足—更加符合恐怖遊戲主題
第二集中的小遊戲,被不少玩家詬病難度過高,尤其是火車軌的關卡,筆者嘗試了幾次才拿到隱藏的錄影帶。不過後來遊戲推出更新版,加入了遊戲提示後,難度過高的問題就沒有那麼嚴重。
到了第三集,筆者明顯觀察到小遊戲的關卡難度有降低,種類亦比前作多,故遊玩的體驗有所改善。而且第三集的小遊戲也有加入恐怖的元素,例如Amanda幫玩偶化妝的時候,玩偶變得越來越恐怖,張開血盆大口,以及在鏡子中看到恐怖玩偶等的元素,也令遊戲增加了更多驚慄的感覺。
對筆者而言,《冒險者阿曼達3》是失望之作,相信不少玩家與筆者一樣,除了想玩小遊戲外,最期待的其實是作品的劇情以及世界觀的補完。新作不但沒有填補前作遺留下來的疑問,更推翻了不少原作中的設定,關鍵角色的結局也只是被簡單交代,更遺下更多疑問。作為系列的最終章,實在難以令粉絲感到滿足,希望遊戲工作室可以推出DLC或相關的影視作品,補完整個故事。
文:進擊的栗子饅頭
PHOTO/《冒險家阿曼達3》

